随着国家推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趋势下,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于电子产品开发,期望逐渐形成品牌或者细分领域的优势。然而众所周知,以电商、O2O、APP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展陷入瓶颈的时候,这些公司将目光投向互联网硬件开发,用互联网思维去跨界竞争,这也是为何京东、阿里会去抢占智能养猪市场的原因。数年间,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升级电子产品研发,但是遗憾的是,据不完全统计,96%中小型公司的电子产品开发以失败告终。这是为什么呢?

电子产品开发
电子产品开发

一、电子产品开发的竞争是多维度的,拼的是硬实力

产品的诞生需要经过需求发现、数据论证、框架模型、开发实施、市场检验、产品迭代等较长的过程,无论是人力、财力和时间成本投入都相当大。一个很简单的蓝牙音箱产品,开模、功能设计、画Layout、写程序、做结构、测试等动辄数月,前后成本可能花销100~500万不等。但是,很多公司没有深层次的产品思维,完全是“眼红思维”、“抄袭思维”、“想当然思维”在驱动着产品的定型,所以失败的风险非常之高。诚如行家所说,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是无价的。但是,在很多中小企业里,老板似乎就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产品经理。

电子产品开发需要总和评估自身的实力、资源,以及真正的市场机会。首先需要回答“为什么比我强的企业没有去做?”、“凭什么只有我才可以做得到做得好?”之类的问题。市场机会绝对不是老板的直觉,而是实实在在的潜在消费者心声,也不是拿一个产品Demo去问消费者你想不想要,这些浅显的道理却从来没有被很多中小企业所重视。建议所有做电子产品开发的企业,核心管理者必须熟悉产品经理知识,有理论框架、更有实践主义。

很多大的项目,比如云计算、自动驾驶、原子钟等等,只有非常有实力的公司才能涉足,这是基本定律。一个人,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,放在企业身上也是如此。在未来社会模型中,蚂蚁战胜大象的故事越来越少,因为技术的进步势必造成寡头效应,各种行业和领域被颠覆,门槛越来越高。50年前,大不了回家卖红薯,未来可能你连卖红薯的机会都没有。

二、电子产品开发不是死于开发本身,而是组织困局

让你的项目黄掉的不是开发这事本身,一个局外人看你公司的项目不断延期、不断升级、麻烦不断,关键是一群完全有能力的人聚在一起,却没有搞出一个像样的产品。研发经理在代码里注释“F**k Product Manager”,项目经理抱怨研发经理推三阻四、极难协调,老板责备项目经理办事不利……这一连串的效应伴随着各种人员如走马观花般的离职,剩下一串串大大的问号在老板的头脑里。清醒的老板,这个时候会发现,根本不是开发和技术的原因,而是组织本身出了问题。组织的问题无非这几件事。

1)解决分歧的方式。一言堂还是民主投票,各有利弊,但最重要的是听真正专业的,避免外行指导内行。

2)汇报制度。组织里任何一个人,你把他/她抓出来问一个问题“你向谁汇报?”如果答案模糊,或者有多个人,只能说明你的企业非常非常小,或者非常非常没希望。

3)桌底下的连接。在中国,有战斗力的组织,绝对离不开情感的建立,老板和下属在桌底下喝几杯酒、推心置腹地以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对待交流,往往会解决很多工作中的分歧。

4)实实在在的利益。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内心极度讨厌虚空的理想和画饼,但表面上还装作很享受老板的慷慨陈词。身为智慧的老板,讲得少、听得多、喝得多、给得多,一定可以凝聚一批人做成一件事。

三、电子产品开发不是一个产品的事,而是价值链的事

很多企业因为自己的客户有需求,所以紧急上线某个项目的开发,因为这样可以实实在在的拿到订单带来的好处。但是,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事实,很多成名大企业,会做一些让你看不懂的决定、开发一些让你嗤之以鼻的产品,等你明白过来的时候,发现什么机会都没了。所以,在生存阶段,你为了产品而产品,这没有错;但是到了企业高速发展期或者瓶颈期,我们做产品就不能仅仅从产品本身来看,而是整个价值链的问题。

价值链回答的是企业值多少钱,不是赚多少钱。很多APP的估值中,1个活跃用户的价值比如评估为10元,但是这个用户暂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。这个时候,就有两种产品开发方向:一种是不断地积累活跃用户,一种是想法子先从每个用户身上赚钱。如果一个产品项目纵使最坏的情况是3年内不赚钱,但它能提升公司估值,那也是很棒的。

电子产品开发是一个心智与技术沉淀的过程,Try and fail, but never fail to try.

原创作者:Rocky (联系邮箱181139753@qq.com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)